最新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21个基点为2.13%...
本报记者 冷翠华
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以下简称“例会”),就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保险业专家认为,当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13%。
与今年一季度发布的研究值(2.34%)相比,最新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了21个基点。
对外经贸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是市场利率走低、定价机制和政策审慎导向的共同结果。
“预定利率研究值”是指保险行业根据市场利率变化和行业资产负债管理情况,通过综合分析确定的一个参考利率值,主要用于指导保险公司调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
2024年8月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首次提出“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今年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如何与市场挂钩及调整。当天发布的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为2.34%。
按照调节机制要求,当险企在售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连续两个季度比预定利率研究值高25个基点及以上时,要及时下调新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并在2个月内平稳做好新老产品切换工作。目前,普通型人身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与1月份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2.34%相比,未超过25个基点;与最新公布的预定利率研究值2.13%相比,已超过25个基点。
普华永道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将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建立起了长效机制,能确保险企的负债成本可以“随行就市”,提高行业负债成本的弹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
参与例会的保险业专家认为,今年中国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延续了回升向好的态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显示了强大的韧性和潜力,为保险业提质增效、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当加快浮动收益型产品发展转型,强化资产负债联动管理,推动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行业险企正大力发展浮动收益型产品特别是分红险。龙格认为,在低利率环境下,分红险“保底+浮动”的设计具有相对优势,同时,其有较低的保证利率,降低险企刚性成本,推动行业从“刚性负债”向“弹性风险共担”转型。在此背景下,险企需提升投资能力,提升分红实现率(险企实际派发的分红金额与其最初承诺的预期分红金额的比值,反映分红承诺的兑现程度),以推动后续市场的销售。
从保险行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来看,龙格认为,新增业务预定利率动态匹配资产收益,风险可控;部分存量业务仍依赖长期投资改善;长期来看,还需要观察资本市场回报率与政策调节的动态平衡。
文档于: 2025-04-22 09:12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最新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研究值下调21个基点为2.13%...
本报记者 冷翠华4月2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员会2025年一季度例会(以下简称“例会”),就宏观经济形势、市场利率走势和行业发展情况进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