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八成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早期筛查为何难以推广...
我国是鼻咽癌的高发区,也是鼻咽癌的高负担国家,病例数占全球47.7%,晚期鼻咽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又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鼻咽癌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从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医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鼻咽癌筛查新方案学术会议获悉,近80%的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临床鼻咽癌早诊率仅有20%左右。
如何看待鼻咽癌早期筛查推广难的问题?
早筛推广难背后
鼻咽癌高发于“中年男性”这一社会中坚群体,30岁至69岁为高发年龄段。
在学术会议上,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葛胜祥教授表示,早诊早治可明显提升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每提前一个临床分期,五年生存率平均提升20%至30%;早期鼻咽癌治疗效果好,五年生存率超过90%,且无需化疗、治疗周期短、副作用少、费用低。
癌症的早诊早治依赖于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的筛查手段。
鼻咽癌病因相对明确,在高流行区的鼻咽癌几乎100%与EB病毒感染相关,这为鼻咽癌的筛查提供了可能:鼻咽黏膜癌变前3到5年即可检测到EBV抗体和DNA。早期鼻咽癌进展相对缓慢,因此为筛查提供了较长的窗口期。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士曾毅等提出基于EB病毒抗体(VCA-IgA)检测,可提高鼻咽癌的早诊率;2010年左右,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山市人民医院等提出采用EB病毒双抗体(即EBNA1-lgA+VCA-lgA)进行筛查,后来的研究也证实双抗体筛查能够显著提高早诊率和生存率,降低人群鼻咽癌死亡率等。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卢煜明等提出连续两次采用EBV DNA筛查,同样可提升鼻咽癌早诊率和无进展生存率。
葛胜祥表示,早在2011年,双抗体筛查方案纳入癌症早诊早治技术方案,并在鼻咽癌高发区建立10个筛查示范区。
不过,双抗体筛查的情况仍并不理想。“在筛查示范区,截至2022年底,共筛查15万人,确诊鼻咽癌740例,筛查人群鼻咽癌早诊率接近70%,但是全人群鼻咽癌早诊率仍低于30%,主要原因是阳性预测值低(小于5%),限制了鼻咽癌筛查方案的大规模推广;而阳性预测值低带来的影响是筛查成本高、效率低、群众参与的意愿低、依从性差,示范区仅有10%的居民参与筛查,有个别地区停止执行普通人群筛查计划。”葛胜祥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唐林泉表示,EBV DNA检测也缺少统一的标准,同时成本更高。
鼻咽癌筛查的有限普及导致就诊患者大多数为中晚期。早期鼻咽癌患者多数无症状,中晚期患者会出现鼻塞、涕血、耳鸣、听力下降、颈部肿物等症状,而晚期患者则会出现头痛、面麻、远处转移(腰痛、骨痛等)等症状。
如何改进
中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研究所副所长季明芳表示,根据研究,2008年至2021年,中国所有癌症每3到5年生存率增加2.5%,但鼻咽癌仅增加1.1%。另外,30年来鼻咽癌早诊率没有出现明显变化。
当前,鼻咽癌的早期筛查方式亟待改进。
葛胜祥表示,理想的筛查手段不但要具有高灵敏度和高早期检出率,还要具有高特异性和高阳性预测值,且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2024年10月,由厦门大学和万泰生物联合研发的EB病毒BNLF2b抗体检测试剂盒(磁微粒化学发光法)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产品采用了全新的鼻咽癌血清学标志物——针对BNLF2b基因编码的假定蛋白的总抗体(即P85-Ab),该产品也在试图改进现有鼻咽癌筛查路径。
季明芳也分享了中山市5年累计6.06万人的鼻咽癌筛查效果,P85-Ab的阳性预测值为11.1%,是双抗体的2.1倍,且P85-Ab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高于双抗体和EBV DNA筛查。
季明芳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按之前的双抗体法筛查出来的高危人群,大约20人才能确诊1例鼻咽癌,用P85-Ab筛查大约10人中就能确诊1例鼻咽癌。如果把两种方案结合起来,基本上2人中就可以确诊1例鼻咽癌,这种创新的鼻咽癌筛查新方案将大大提高筛查的准确率。
“这样可以减少假阳性人群做不必要的鼻咽镜检查,减少资源浪费。”季明芳说,此前临床上对于EB病毒阳性的患者就会建议其做鼻咽镜检查,但鼻咽镜检查仍会出现漏诊。正常人群中约有7%的人群会出现EB病毒阳性,但其中只有1%的人可能是鼻咽癌。
季明芳表示,早期患者的诊治费用和随访费用约比晚期少30%~40%,更重要的是生存质量也能高很多,所以建议鼻咽癌早期干预、早防早治。目前也要加大力度科普早筛的重要性,特别是让年轻人引起重视。“40岁以下的鼻咽癌患者占比约三分之一,但他们对于筛查的参与积极性病不高,大部分人谈癌色变,要消除疑虑,呼吁他们去做筛查还是非常难。我们做宣传的时候,他们爽快答应了,最后可能只有10%的人来,有些年龄段稍好一点,但也只有30%。中山市经过这些年的积累,群众对鼻咽癌筛查的响应程度会高一些,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及筛查力度。”
葛胜祥表示,要深入探索P85-Ab与鼻咽癌高度相关性情况,以及在EB病毒生活史及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功能的机理机制,同时还要开展多中心研究,并通过长期随访,优化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鼻咽癌社区筛查方案。
“另外,需要在多个鼻咽癌高发地区开展研究,也需要进一步验证和推广基于P85-Ab的鼻咽癌社区筛查。”葛胜祥说。
文档于: 2025-04-22 11:19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近八成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早期筛查为何难以推广...
我国是鼻咽癌的高发区,也是鼻咽癌的高负担国家,病例数占全球47.7%,晚期鼻咽癌恶性程度高,容易发生远处转移,远处转移又是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因此,鼻咽癌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近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