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季度人工智能产值增长超13%,迈向人工智能“高地”...
4月23日,上海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1%,比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高出0.1个百分点。
在一系列数据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新产业中的人工智能产值增速。一季度,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7.2%,其中,人工智能产值增长最快,为13.2%,其次是集成电路,产值增长为8.9%,生物医药产值增长2.8%,上海经济的新兴动能持续增强。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人工智能产值是大体量上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体现了上海人工智能产业的活力。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张英在2月的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提到,2024年上海AI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同比增长7.8%,提前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目标。
目前,上海在备受瞩目的大模型行业处于领跑位置,生成式AI大模型备案数达60款,位居全国前列。《关于人工智能“模塑申城”的实施方案》显示,到2025年底,上海市要构筑起一个涵盖算力、语料、模型、应用等层面的世界级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这一成绩背后,近些年上海在持续加大对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去年7月上海就宣布了总规模1000亿元的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和未来产业基金,其中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总规模超225亿,重点投向智能芯片、智能软件、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领域。
创业者普遍认可上海的AI氛围。智能体平台枫清科技(Fabarta)将子公司落在了上海,创始人高雪峰对第一财经提及,上海在 AI 产业的布局和发展上处于全国比较领先的状态。上百亿的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丰富的产业以及国际贸易生态,使得上海具备了吸引领先人工智能企业的土壤与环境。其次,上海在 AI 领域人才储备雄厚,连续多年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形成显著的国际影响力。
从早期的商汤到生成式AI时代的明星公司阶跃星辰、MiniMax等,目前上海在AI产业上已有先发优势,另外也有产业基础如金融、生物医药、互联网,有创投基金和人才等资源。 有不少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AI+产业”是最重要的下半场,也是真正比拼技术实力、耐心与创新的时候。有着明显产业聚集优势的上海,在如何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产业价值层面也有很大潜力。
高雪峰认为,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制造业龙头聚集地、国际跨境贸易中心,其“AI+产业”的影响力未来可以扩展到整个长三角地区。
跬智信息相关负责人同样看好上海在AI应用侧的优势,他对记者表示,上海拥有全产业链,在金融、制造和出海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机会,挖掘并投资、扶持相关企业,是上海可以快速超越其他城市,形成世界一流水平的人工智能产业的关键。
在2025全球开发者先锋大会上,上海市副市长陈杰介绍,面对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模型开源的新趋势,上海将继续发挥超大城市的综合优势,加快建设更具国际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并加快推动垂直领域的规模化应用,聚焦智能终端、AI4S、自动驾驶等“5+6”重点垂直领域。
文档于: 2025-04-23 19:43 修改
标签:
评论列表
上海一季度人工智能产值增长超13%,迈向人工智能“高地”...
4月23日,上海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上海地区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1%,比去年全年和去年一季度高出0.1个百分点。在一系列数据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新产业中的人工智能产值增速...